如何和医生合作Q&A
发布时间:2015/12/6 10:57:46    作者/来源:    浏览次数:2407次

来源:高雄市自闭症协进会

http://www.ksautism.org.tw/style/front001/bexfront.php?sid=bmdform&class=19-0

Q1:当孩子出现哪些问题时,需要就医?

答: 当亲师发现孩子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,如紧张、焦虑、心情不好、生气、暴躁易怒、破坏东西、伤害他人或自我伤害、学业成绩或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退步,而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困扰时,就可以前往医院就诊。

Q2:当家长或老师发现孩子有疑似情绪行为问题出现时,应到何处就诊?

答:可以到有儿童青少年精神科、儿童心智科的医疗院所,例如台大、荣总、长庚、马偕或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各院区(松德、妇幼、和平….)等。

Q3:看医生前要先收集哪些资料?

答:搜集数据以孩子的问题行为纪录和以前的就诊纪录为主,例如教师的课堂观察或家庭的行为表现,整理的资料尽可能详细(至少一至三页),包括情绪症状出现的可能引发事件、表现出来的状况以及 家长 老师如何处理等等,愈详细的数据就愈可以协助医生做更正确的诊断和处方。

Q4:孩子的问题行为纪录要如何搜集呢?

答:如果孩子在学校或在家里出现了让老师或家长觉得困扰的行为,家长可以请老师协助纪录,纪录中可以简单描述如下:

1.问题行为的具体描述(例如情绪来时会打人、摔东西或哭闹不停等)、何时开始、每天发生的次数、最容易在何时发生、最容易在什么场所发生。

2.问题行为发生时老师或家长做过什么处理?效果如何?

3.针对该项问题行为,以前是否看过医生或服用过药物(用过的药物有哪些)?效果反应如何?有没有副作用?

Q5:就诊时要注意哪些事项?

答:如果已领有手册或是和孩子情绪行为相关的测验或证明文件,及以前曾在其他医疗院所就医或用药纪录,可以一起携带过去和医生讨论 ,家长可以口头描述为何带孩子就医,及之前服用药物的内容和成效,让医生更了解孩子的状况,医生才能提供孩子最适合的协助。

Q6:看医生是否一定要带孩子就诊?

答:除非孩子状况特殊以致无法就诊,而且与就诊医师沟通过,否则家长应尽量陪同孩子就诊,医生才能根据亲自观察孩子的状况,做访谈评估以及安排后续的测验或治疗。候诊时需要耐心等待,家长可以准备一些拼图、玩具、小点心来安抚孩子的情绪,如果孩子就诊时可能会有激烈的情绪或行为,就诊当天可以估算好看诊时间,不至于让孩子等太久而闹情绪,或者可以邀请老师或其他家人陪同一起到门诊,协助照顾。

Q7:看完医生后要注意哪些事项?

答:1.要先确认药品名称及用药方式和剂量:

在医院拿到的药袋,一般都会注明用药方式及剂量,家长可以将药物与药袋上的数据比对确定。另外该拿的药物数量是否正确,最好算完确定后再离开医院。虽然现在医院都用计算机及机器处理处方,但仍会有出错的时候,确定一下比较不会在事后又要跑一趟医院。另外对于药物相关事项有不明白处,可以询问药局的药师,药师们都会详细解答的。

2.要耐心的等待药物的疗效出现:

一般开给孩子的药物,因药物的功能不同,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。例如过动症孩子常服用的利他能(Ritalin),属于短效的药物,药物作用时间较快,药效持续时间较短,大约是四个小时;而严重精神病或忧郁症状的用药,则需要较长的时间,大约是稳定服药二至三星期后,药效才会慢慢出现。因此不要在开始用药几天后,就想看到疗效。另外在服用药物期间,如果需要服用其他药物,应该先和医生讨论,以免和原药物交互作用,而使药效无法顺利发挥。且尽可能养成固定时间服药的习惯,不至于因一时疏忽忘了用药,影响药物治疗效果。

3.要按时回诊:

由于许多药物都需要服用一段时间才会发挥效用,所以常有家长发现孩子状况改善,就自行停药并且未按时回诊,导致孩子病情复发,才又紧急就诊,这样对孩子的病情是不好的,因此要按时回诊,让医生了解孩子的症状改善情形,以便做药物的调配建议,这样才能让医疗效果发挥到最大。

Q8:孩子吃药后问题行为就减缓了,是不是就可以停药了?

答:用药要按医生处方定时服用,如果家长发现药效良好,孩子状况稳定,切勿自行停药或减药。请家长等到回诊时,经由医生评估后,再依医嘱调整。

Q9:孩子吃药后,问题行为依然存在,是不是吃错药了?

答:家长常会因为孩子吃药后没有效果,以为此药无效,找医生换药或不再用药,其实有些药物需要服用两至三星期后,药效才会慢慢趋于稳定,所以需要耐心等待,千万不要操之过急。如果对于药物效果有疑问,可以询问医生的意见。另外有些问题不是单单只靠药物即可,医生如果有建议家长做一些改变或调整的话,尽可能地配合医生的建议。

Q10:孩子吃药后,如何知道吃药是不是真的有效?

答:为了确认用药的效果和孩子行为改善的关联性,建议 家长和 老师能设计简单的记录表,记录表的项目有用药时间、剂量、及当天孩子有无特殊状况。记录表可以帮助家长了解用药的长期效果,而且也可让医生作为调整药物的重要参考。

Q11:孩子吃药后,会不会有副作用?

答:有些药物会有副作用,药物的副作用会因孩子的个别体质而定。但如果孩子不适的状况非常严重,则需立即回诊,请医生处理。

Q12:老师如何了解孩子的用药内容与剂量?

答:可以请家长将药袋或处方签影印一份给老师,老师就可以了解药名和剂量。而老师如果想了解药物的详细内容,可以将药名当作关键词,用网络搜索引擎就能找到丰富的药物说明,或是可以拨打各大医院的用药咨询专线,也可以得到清楚的解答。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陈政雄医师校阅

分享到: 更多
咨询热线
0755-25735676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1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1